导读:
高考生暑期需要警惕哪些诈骗?
1、提前查询成绩
考试结束后,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第一时间知道考试成绩。一些骗子会在教育部门官方公布成绩之前,提前向考生或家长的手机发送可以查询成绩的网页链接。然而,这些链接中往往隐藏着木马病毒,一旦点击链接,手机中存储的通讯录信息和网银等敏感信息就会被盗取,导致财产损失。
2、伪造成绩查询网址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的成绩查询网址,诱使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这些网址要么是带有窃取网银信息的木马软件,要么是不法分子用来贩卖和诈骗考生信息的手段。
3、黑客篡改成绩
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渴望早日知道成绩、顺利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网站、邮件、聊天工具、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传播“考试未通过,可以内部操作”、“内部加分”、“包过”等诈骗信息,声称可以提前获知成绩并通过技术手段篡改成绩,以此骗取受害者的转账款项。如果考生的真实成绩已经达到录取线,骗子还会声称成绩是通过某种方式篡改的,然后以透露此事到学校为由要求再次支付保密费用。
※ 提醒:高考的阅卷过程严格遵循保密程序,技术上不可能通过入侵系统篡改成绩。任何自称可以通过内部操作篡改成绩的都是骗子,请考生切勿受诱惑而中骗了骗子的圈套!
4、内部关系录取
诈骗分子盗取考生信息后,利用考生和家长对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通过发送虚假短信来诱使考生相信即使成绩不理想也能提前被录取。或者以招生机构具有“内部关系”为幌子,声称可以通过花钱录取。然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拥有全国统一的认证加密体系和监督机制。所谓的“内部关系”和“特殊指标”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考生和家长应该从正规渠道了解和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轻信蛊惑以免上当受骗。
5、志愿填报App内置病毒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层出不穷。然而,一些“高考志愿填报”App中存在着手机病毒。这些App会私自发送短信、屏蔽回执信息,并可能上传手机的隐私信息。因此,选择下载和使用志愿填报App时要格外谨慎,确保选择正规可信的应用程序,以免个人信息泄露和受到其他损失。
6、“自主招生”骗局
不法分子或中介机构向考生和家长宣传“单独招生”、“自主招生”等方式,声称是学校的“自由招生”。只要交钱,就能绕过文化成绩要求,不受约束地被录取。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自主招生”并不等同于“自由招生”!所有的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的。未经国家批准或未向社会公布的招生计划是无法安排录取的。家长和考生朋友们,请警惕那些打着“自主招生”旗号,声称只要交钱就能上大学的人,他们绝对是骗子!
7、伪造录取通知书
每年在各大学录取期间,都会出现伪造录取通知书的骗局。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考生信息后,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将学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需要提醒的是,按照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必须由招生学校根据省招生办审核备案的录取名册发放,并加盖省招生办录取专用章。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以通过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以确认其真实性。
8、领取高考补助金
诈骗分子会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准确报出考生的姓名、学校等信息,告知学生可以领取补助金、助学金等,然后诱导学生或家长在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需要在ATM机上进行操作的陌生来电都有可能是诈骗电话!关于学习的奖助学金,一定要通过学校相关部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切勿因为小额的便宜而忽视风险,避免因小失大。
总结:
高考生暑期需要警惕各类诈骗行为,保护自己和家庭的财产安全。在应对诈骗时,需要保持警觉和冷静的头脑,远离不法分子的陷阱。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提前查分、伪造查分网址、黑客改成绩、内部关系录取、志愿填报App内置病毒、自主招生骗局、伪造录取通知书和领取高考补助金等。要时刻记住,高校招生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存在特批指标、内部关系等不正当的录取方式。考生和家长应该从正规渠道了解和确认招生政策和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在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时要注意下载正规可信的应用,以免遭受信息泄露和其他损失。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是每位考生和家长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共同防范高考录取诈骗,为美好的未来铺就坚实的基石。
翻页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正。
相关知识推荐
热门百科
热门问答